有個躺在口袋多時的景點原台南水道,於2005列為國定古蹟且園區己重新整理完成
今天就到山上區走一回吧!
就先來說說這裡的分佈圖,原台南水道由縣道178劃分為兩個部份
一邊是水源地區,另一邊就是淨水池區
而需要申請的是水源地區的部份,而我們今天要去的淨水池區就沒有限制啦!
今天依著地址沿著縣178開到了這裡,先是看見原台南水道的舊大門,轉進後會開到水源地區
但這水源區就是我們說要事先申請的地方,平時不對外開放
在搞不清楚狀況下跟著導航到了這裡
所以按了電鈴詢問了工作人員要我們往回過馬路繼續直行即可到達自由參觀的淨水池區
偷偷的看了裡面,風景還真是迷人耶!下回一定要申請來參觀參觀才行
而水源地於每週一至週五開放,但須先於7日前提出預約申請
請上台南文化局網站下載「水源地區申請參觀須知」
順道上網查了一下有關這裡的資訊
-------------------------------------------------------------------------------------------------------------------------
所謂水道就是自來水管道的意思
共有五處設施,包括取水設施、沈澱池、濾過氣室,送出唧筒室以及淨水池
臺南水道是日據時期的臺南街道重要的民生飲水設施,水源取自曾文溪的地表水
經唧筒揚水至沈澱池,經過多段沉澱後再送至濾過器室,經濾材過濾及加入明礬過濾等過程
達到淨水標準,再送至唧筒室加壓將水送至南側的山上淨水池內貯水
最後以高低差的重力給水方式,將水送至臺南市街內,供應整個臺南市居民的民生用水
-------------------------------------------------------------------------------------------------------------------------
於是我們折返往淨水池方向前進,順著路一直開會經過兩間大廠房
接著繼續開會看見樹下小小的招牌然後左轉即可到達
2005年重新整修過的原台南水道淨水池區變得很漂亮
有涼亭有池塘還有完整的步道
兩側竹林包圍,還有條好漢坡,唉呀不妙~姐姐我今天穿有點高度的短靴
因為要重力給水所以才會蓋在有高度的地方,想必待會要努力一番了
接著看見的這棟紅磚屋就是原台南水道的量水器室,現在則是遊客服務中心
建築前地板上的黑色長條地磚則是代表原來輸水管的位置
哈哈!出現了好漢坡了,給自己打氣加油加油吧!
這時小朋友玩興大起竟玩起猜拳遊戲,打算一路猜上去
就讓她們倆好好玩玩吧!媽媽我還有一段路要奮鬥,暫時失陪啦!
這裡的階梯寬度夠寬,坡度不大,認真來說其實並不難走
只是今天穿錯鞋,那有點坡跟的短靴加強了上坡的難度,讓我爬坡得有點吃力
就這樣氣喘噓噓登上頂端,往後看大約就是這樣的高度,約有一百八十多階
登上小山頂看見出現在眼前的畫面,不禁大呼好美啊!
拱門、石牆呈現出一股氣勢,真是個不凡的好地方
來自於山上淨水場淨化過的水,就先以抽水機加壓輸送貯存於此
再經由重力流向大台南的用戶,乾淨的自來水就是這麼來的
這裡一天開放只有五個時段,洽好趕上了14:00的這場,就快快的入內參觀吧!
因為裡頭有台灣葉鼻蝠的台灣特有種蝙蝠居住,所以工作人員叮嚀請勿大聲說話
另外進到裡頭可以拍照但禁止開閃光燈
只是一踏進這古蹟裡頭一股霉味混雜在空氣中,只能憋氣小力的呼吸
以前這裡就是供水的蓄水池,但現在已經沒有作用了
因為沒有導覽只能走馬看花的隨意看看,不到兩分鐘就逛完了
我看還是好好來欣賞這古蹟的外觀好了
這有如古羅馬神殿的縮小樣貌,石塊堆疊出的四角柱建築實為讓人驚豔
天然石材與砂漿打毛舖貼於表面之仿石塊做法所組成的建築物
尤其是這棵斜坡上的樹,那姿態好有戲,隨便拍就很有意境
建築兩旁的階梯可以上到淨水池頂端參觀
藍色木門加石塊堆疊出的四角柱建築,這畫面怎能不美
由前方木梯可踏進這建築物上方的平台上
這些像是西藏轉經輪的咖啡色柱子就是通風管,這也是這裡獨有的特色
遊走在這平台的草地上看著這古蹟建築感覺真的很不一樣
因為列入國定古蹟所以開始有人整理環境,平台上的草地有定期整理走起來很舒服
舊時的水質檢驗室
這個原台南水道淨水池區走來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我很喜歡這個建築,也推薦給大家來走走吧!
台南-原台南水道淨水池區
地址:台南市山上區山上里16號
電話:06-5782811
開放時間:週三至週日08:30~17:30
水源區參觀請上台南文化局網站下載「水源地區申請參觀須知」